写生,写不尽的新疆之美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时间:2023-08-06 07:03:33


(资料图片)

光明日报记者 荣池

韩乐然于1946年创作的油画《天山脚下歌舞》中,写意的笔触与明丽的色彩相互映衬,阵阵悠扬的琴声伴随着欢歌笑语仿佛溢出画面;龙清廉于1984年创作的中国画《金秋夜话》描绘了秋收时节两名劳动者对坐畅谈的情景,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的可喜变化;赵培智的油画《纵情之马》创作于2020年,画面中的塔吉克族青年与骏马皆以极富现代意味的方式塑造,呈现出木雕般的朴素质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内,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众多美术佳作,以多样的视角和风格呈现了新疆这片神奇土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在聚焦新疆之美的同时,这些作品还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写生。

“‘写生新疆:20世纪以来新疆主题创作研究展’意在探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写生’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转变,这些转变在艺术创作中是如何产生效应的?第二,新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资源在这一艺术实践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为观众道出了展览的主旨,同时邀请人们带着思考走进展厅,通过不同艺术家的“感官通道”触摸一个立体而多彩的新疆。

自五四运动起,陈独秀、康有为等人便推崇写生之法,主张借鉴西方绘画的写实方法发展中国画创作。时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多种因素,一批艺术家远赴西北写生,在异域风情的滋养下,他们的艺术个性得以发挥,艺术技巧得以升华,创作出许多精品力作。作为展览的开篇,司徒乔的油画《套马》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1943年,随“西北视察组”来到新疆的司徒乔,被这里雄浑壮阔的奇景所触动,历时两年创作了280余幅作品。“当黄昏弥漫四郊,雪野正映着紫霞时,一群群赤黑枣青的大小英俊,正被人们用长绳圈套。那狂奔疾袭、翻冰溅雪的场面,恐怕就是最麻木的灵魂,看了也会兴奋的吧!我决定画一幅圈马图,状诸英俊奔腾扎挣之姿。”司徒乔在《新疆猎画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同时也将这份身临其境的震撼化为《套马》里充满激情的笔触与热烈奔放的色彩。

套马(油画) 司徒乔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数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