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业态、延链条、优布局——湖南娄底发展城郊高效农业经济见闻
新华社长沙6月3日电题:融业态、延链条、优布局——湖南娄底发展城郊高效农业经济见闻
新华社记者谢奔
黄灿灿的枇杷、鲜红透紫的杨梅缀满枝头,吸引游客采摘打卡;研学团队体验农具操作,开展池塘摸鱼、多向拔河等趣味活动……近日,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木山村的伍妹子休闲农庄,城郊休闲游热度正高。
【资料图】
“大不一样。以前我们的农产品靠着小三轮‘拉着卖’,现在结合活动‘搭着卖’,销路更好、附加值更高。”农庄负责人颜芬良乐呵呵地说,村里通了公交、有了快递,与城区互动更紧密,她顺势开发农事体验、民宿露营、户外拓展等体验式消费业态,近段时间每天接待超过200人次,月营收达30万元。
娄星区是娄底市主城区,城区人口集中、消费需求旺,而城郊农业发展空间有限。如何既稳供城区“菜篮子”,又充实城郊农民“钱袋子”?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娄星区因地制宜,发展以休闲农业和精细农业为重点的城郊高效农业经济,构建“20分钟城郊农业经济圈”。
物联网数控中心实时监测168座大棚内温度、湿度等指标,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精准控制水肥使用,彩虹西红柿、拇指西瓜等新品种在这里培育。在距离中心城区不到7公里的娄底市智慧农业产业园,园区承租企业负责人、“90后”柳成向记者介绍这座“超级蔬果园”时,脸上遮不住的自豪。
“现在每天可向外供应叶菜2400斤、辣椒1500斤、黄瓜5000斤,半个月后西红柿成熟,一天能供应15000斤。”柳成说。
柳成说,智慧设施的引入让蔬果品质和产量大幅提高,带动了周边农户通过种植新品种蔬果增收。此外,园区内种苗培育、农产品深加工等发展得如火如荼,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
文化产业和农业的深度融合是娄底市城郊农业发展的又一亮点。天色渐晚,杉山镇集和村的汉龙文化园里,古风摄影馆、陶艺咖啡馆等文化体验场馆与静谧山村相映成趣,不少游客身着汉服漫步其中。
文化园负责人李小辉告诉记者,她曾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出于对乡村生活的留恋,选择返乡创业成为“新农人”,租下闲置民房改造成文化空间,并流转120多亩土地发展生态农业。
“我们的村子又热闹起来了!”村民们感慨,文化园让单调、破旧的村庄有了新活力,带动了黄豆、花生等土特产的就地销售,提供了数十个就业岗位。与此同时,文化园与“美丽屋场”建设相辅相成,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娄星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彭金花介绍,按照“一镇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娄星区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郊农业经济格局,一批乡村旅游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力得以释放。2022年,全区农产品加工产值达94.5亿元,接待休闲农业旅游游客183.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7.2亿元。
“接下来,我们将推动特色种养、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农业等一二三产融合,向新业态要活力、向科技要效益,走小而精、高品质的发展路子,让城郊农业经济活起来、火起来。”彭金花说。(完)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资讯
- 融业态、延链条、优布局——湖南娄底发展城郊高效农业经济见闻
- 今日快讯:一鸭一鸭游~津河上来了新邻居!
- 当前报道:麦迪:我在13马刺毫无贡献 所以我感觉自己不是那支球队的一份子
- 风语筑与手机天猫app达成战略合作 助力虚拟现实产业商业化变现
- 滨州“城市大脑”投入试运行 为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注智赋能-天天新动态
- 【焦点热闻】电脑麦克风说不出声音_为什么电脑麦克风说话没声音
- 中国星辰|这是一封中国航天员从“天宫”发来的回信
- 网商银行公益小店微电影郑州首映
科技
-
大山深处的书香春节2022-02-07
-
天津:男子涂改核酸证明进火车站被拘留2022-02-07
-
守护中国唯一国境“骑马线”的“护路人”:保证中欧班列冬季运输安全2022-02-07
-
降雪致青海多条高速实行交通管制2022-02-07
-
广州番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疫情防控管理区202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