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纳雍县龙场镇以扒社区李家寨组,苗族夫妻李学方、黄国丽,不仅传承着手工经纺线、织布、刺绣的全套传统手艺,而且还将其做成产业。在他们这个家庭里,种麻、纺线、织布、刺绣的慢镜头,一直浸泡在不慌不忙的慢时光里。
贵州省纳雍县龙场镇以扒社区李家寨组,李学方妻子黄国丽亲手制作的纺织绣作品。
【资料图】
丈夫李学方,60岁,妻子黄国丽,63岁。从小伊始,他们都分别掌握了纺线、织布、刺绣的手工。结婚成家后,因养家需要,他们一道外出务工。儿女们一一成家后,李学方夫妇不想继续漂泊,就回家种苎麻,卖给外地客商,5亩苎麻基本能维持日常的开销。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两年前,因特殊原因,长期收购苎麻的外地客商不再收购李学方的苎麻,他俩犯愁了。
贵州省纳雍县龙场镇以扒社区李家寨组,李学方妻子黄国丽在纺织。
“种起的苎麻,铲了可惜,何不如用它纺线、织布,做成苗族服饰来销售。”夫妻俩想明白了,就重操手艺,利用5亩苎麻,纺线,织布,刺绣,最后做成手工服饰,卖了贴补家用。
如今,李学方家的堂屋俨然就是一间传统工艺坊——三台缫麻机、两台织布机,并排一起,组成了“流水线”,墙面挂满了麻丝,长椅上堆满了刚下机的麻布。
贵州省纳雍县龙场镇以扒社区李家寨组,李学方妻子黄国丽指导村里的苗族姐妹齐麻。
每天,夫妇俩不仅要缫麻、织布,还要指导寨上学艺的两位苗族姐妹。李学方说:“年轻人基本不懂这个原生态手工纺织绣技艺了,有生之年,我们要把技艺教给年轻人,代代相传。”
贵州省纳雍县龙场镇以扒社区李家寨组,李学方妻子黄国玉在齐麻。
李学方夫妇加工的服饰,面料是原生态的,图案是传统的,其中,一种叫房架花的图案有悠久历史。房架花图案的服饰一上市,苗族同胞都惊艳,不少人纷纷下单订购同类产品——现在,方圆数百里内,要想订购手工苗族服饰,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学方。
贵州省纳雍县龙场镇以扒社区李家寨组,李学方在察看苎麻长势。
销路广了,李学方夫妇忙不过来,就找寨上苗族姐妹来帮忙,计件给工资。李家寨组的苗族妇女龙中艳常常到李学方家帮忙,能赚钱,能学艺,她很开心:“有空就来给他们做麻布衣服,一天收入100元左右,一年能赚几千块钱,还能学技术。”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龙海若
二审 何涛
三审 刘丹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资讯
- 纳雍:耕织田园时光 绘就幸福生活
- 学会“发疯”后,我的精神状态好多了! 环球新资讯
- 王者荣耀庄周怎么玩?王者荣耀庄周有多强?|环球快消息
- “数字浙江”创新提质奋力向前(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今日精选
- 高架快速路建设正酣
- 上海闵行区:靶向施策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广发 纳斯达克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 投资基金暂停申购与赎回业务的公告
- 泪流满面!Win11终于内置RAR格式支持了
科技
-
大山深处的书香春节2022-02-07
-
天津:男子涂改核酸证明进火车站被拘留2022-02-07
-
守护中国唯一国境“骑马线”的“护路人”:保证中欧班列冬季运输安全2022-02-07
-
降雪致青海多条高速实行交通管制2022-02-07
-
广州番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疫情防控管理区2022-02-07